農業旅游項目發展如火如荼,很多投資者看到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投資生態休閑農莊、農場項目也開始增多。
那么,如何打造建設生態農場,農莊的規劃設計有哪些關鍵點?又如何對現有農莊更新升級,在農莊里突出所在地文化主題特色,突破同質化競爭,站在鄉村旅游的“風口”上,持續的獲得人流量紅利呢?
1、凝練核心主題,文化是文旅開發的內生動力
“在地文化”變現的核心在于文旅產品的融合與消費場景的創新,在于不斷地盤活、創造和轉化文旅資源。扎根于地方各種屬性特征和稟賦特色的“在地文化”,是一種凝練的內生動力,也是文旅開發的重要資源。資源會枯竭,硬件會折舊,唯有文化故事生生不息。
農莊不是采摘+購買土特產,農莊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休閑度假資源充足,如果延展農莊產品服務,這里面大有作為,但另一方面,也不要貪多求大,什么都想要,做好主題規劃是第一步。
2、場景化打造,農村不是城市的翻版
農村不是城市的翻版,應立足項目地環境條件、民俗風情、文化傳承和歷史脈絡,不搞“一刀切”,休閑農莊應防止“千篇一律”的同質化,最大限度避免“再次落伍、二次浪費”,避免農村“不像農村”的現象發生,讓游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3、滿足Z世代社交需求,活動策劃是流量密碼
旅游活動是最能夠帶動人氣的產品,尤其是Z世代為代表的的新興消費群體的崛起,旅游活動的功能尤為重要。
4、抓住細分市場搞營銷,錢要花在刀刃上
對于現在的市場大環境,如何花最少的錢讓農莊用最短的時間獲得大收益?
第一,生態農場、農莊在規劃中,要進一步對客源市場進行細分,如根據客源的成分可分為家庭型、情侶型、聚友型、老幼型等,農場產品應滿足高、中、低檔游客的不同層次需求;第二,要求農場運營者要有清晰的營銷思路和眼光,合理運用營銷工具,高效裂變,產出最大價值,加強對理智型、習慣型、沖動型、經濟型、不定型和全面型游客的差異營銷。
目標人群不同,設計的旅游項目也應不同。根據總規劃的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研究分析不同類型游客的不同需求,建設不同的功能分區,劃分出不同的空間。如,可在園區中設置入口綜合服務區、特色植物展示區、生態農業體驗區、高效農業生產區等區域。入口綜合服務區主要承擔游客接待、花果展賣、林果采摘等功能;特色植物休閑展示區主要承擔熱帶植物觀光、溫室生態餐飲、四季植物觀光等功能;生態農業體驗區主要包括:生態果蔬采摘、稻田農事體驗、湖邊垂釣、藥草觀光等;農業生產區主要包括QQ農場、稻田立體生產、大棚果蔬生產、林下養殖生產等,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