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 交通運輸部、文化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旅游局、保監會、共青團中央、中國鐵路總公司等11部門下發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并提出研學旅行將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規范研學旅行組織管理,建立經費籌措機制,建立安全責任體系等一系列具體要求。
《意見》的發布,標志著研學旅行、營地教育在中小學生成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經得到國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讓他們在旅行途中和營地教育過程中健康快樂成長已經成為中小學教育的重要課題,研學旅行、營地教育將成為解決國內青少年成長及教育問題的重要途徑。
相對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通過研學旅行、營地教育這樣的社會教育模式,將旅游、學習、親子互動和生活體驗整合在一起,幫助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科學技術普及、文藝體育培養、勞動技能鍛煉、習慣養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營地教育依托固定的營地建設,使夏令營或冬令營活動具有更強大的依托,將在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中這一社會教育模式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營地教育是“一種在戶外以團隊生活為形式,并能夠達到創造性、娛樂性和教育意義的持續體驗。通過領導力培訓以及自然環境的熏陶幫助每一位營員達到生理、心理、社交能力以及心靈方面的成長”。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好處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提高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于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基礎教育改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是貫徹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重要舉措。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明確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積極開展研學旅行”,并明確我部負責“加強對研學旅行的管理”。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再次提出要“支持研學旅行發展”。開展研學旅行對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家教育負責人在駐日使館“日本中小學修學旅行及其對我的啟示和相關建議”上作出批示,指出“將修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是方向”對于孩子了解國情、熱愛祖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實現全面發展十分有益。”研學旅行遵循了教育規律,把學習與旅行實踐相結合,把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銜接,強調學思結合,突出知行統一,讓學生在研學旅行中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身心健康,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
三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研學旅行依托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等,讓廣大中小學生在研學旅行中實地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感受革命光榮歷史,感受改革開放偉大成就,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增強對堅定“四個自信”的理解與認同,是加強中小學德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四是提升研學旅行工作水平的現實需要。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開展研學旅行,工作力度持續加大,課程內容不斷豐富,社會資源有效整合,保障機制逐步建立,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有益經驗。同時,也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協調機制不完善、經費保障不健全、安全責任難落實等問題,制約了研學旅行普遍深入開展。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研學旅行正處在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制定《意見》有助于進一步加強研學旅行工作,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意見》的研制過程
《意見》的制定經過了專題調研、試點實驗、廣泛征求意見等多個階段,盡可能凝聚各方共識,使《意見》科學、嚴謹、可操作性強。
一是借鑒國外經驗。在《意見》研制過程中,我們就日本中小學修學旅行以及歐美國家營地教育等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委托駐外使領館收集相關國家經驗和做法,特別是對日本修學旅行的工作定位、領導機構、活動組織、經費保障、經驗推廣等方面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和借鑒。
二是進行試點實驗。我們先后選取安徽、江蘇、陜西、上海、河北、江西、重慶、新疆等8個省(區、市)開展研學旅行試點工作,并確定天津濱海新區、湖北省武漢市等12個地區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驗區。前期開展的試點和實驗工作,積累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為《意見》出臺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是廣泛征求意見。多次召集研學旅行領域的專家學者、試點省份和實驗區教研行政部門負責人、學校校長、教研人員、家長及學生舉行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還書面征求了各省(區、市)教研行政部門、部內相關司局對《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意見(征求意見稿)》送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等十個部委進一步征求意見,并就具體內容反復溝通協商,綜合各方面意見,經修改完善形成了《意見》的終稿。
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目標
《意見》對各地中小學研學旅行的開展提出了“四個以”的基本要求,即開展研學旅行工作要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根本目的,以預防為重、確保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為著力點,以統籌協調、整合資源為突破口,因地制宜開展研學旅行。探索形成中小學生廣泛參與、活動品質持續提升、組織管理規范有序、基礎條件保障有力、安全責任落實到位、文化氛圍健康向上的研學旅行發展體系。讓廣大中小學生通過研學旅行增強對堅定“四個自信”的理解與認同;同時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的基本原則
《意見》提出了開展研學旅行的四條基本原則,是各地組織開展研學旅行的基本依據。
一是教育性原則,研學旅行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注重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成長空間。
二是實踐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現地域特色,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在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了解社會、親近自然、參與體驗。
三是安全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堅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明確安全保障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學生安全。
四是公益性原則,研學旅行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對貧困家庭學生要減免費用。
對于各地推進研學旅行工作的具體要求
一是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意見》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的指導和幫助。各中小學要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學校要精心設計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并根據學段特點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
二是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意見》要求各地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門密切合作,依托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等,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各基地要將研學旅行作為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突出祖國大好風光、民族悠久歷史、優良革命傳統和現代化建設成就,根據不同學段的研學旅行目標,有針對性地開發多種類型的活動課程。
三是規范研學旅行組織管理。《意見》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要制定研學旅行工作規程,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學校要提前擬定活動計劃并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并通過各種形式告知家長活動的相關信息,加強學生和教師的研學旅行事前培訓和事后考核。學校自行開展或采取委托形式開展研學旅行,都需要安排相關人員負責學生活動管理和安全保障,與家長、參與企業等簽訂協議書,明確各自的權責,切實保障學生安全。
四是健全經費籌措機制。《意見》提出各地可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措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經費,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交通部門、鐵路部門、文化、旅游等部門通過執行兒童票價、減免門票等方式支持研學旅行開展。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會同教育行政部門推動將研學旅行納入校方責任險范圍,鼓勵保險企業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對投保費用實施優惠措施。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公益性活動等形式支持開展研學旅行。
五是建立安全責任體系。《意見》要求各地要制訂科學有效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建立有效的安全責任落實、事故處理、責任界定及糾紛處理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督促學校落實安全責任,審核學校報送的活動方案(含保單信息)和應急預案。學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購買相關的意外險和責任險,與家長、研學旅行委托企業簽訂安全責任書。旅游、交通、公安、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分別對研學旅行開展涉及的企業,交通工具,住宿、餐飲等公共場所進行安全檢查和監督,為研學旅行活動開展提供全面可靠的安全保障。
加強研學旅行工作的保障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意見》要求各地要成立由教育部門牽頭,多部門共同參加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協調小組,加大對研學旅行工作的統籌規劃和管理指導,結合本地情況制訂工作方案,將職責層層分解,加強督查督辦,切實將好事辦好。
二是強化督查評價。《意見》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中小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評價機制,把中小學組織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作為學校綜合考評體系的重要內容。學校要在充分尊重個性差異、鼓勵多元發展的前提下,對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進行科學評價,并將評價結果逐步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三是加強宣傳引導。《意見》要求各地在中小學廣泛開展研學旅行實驗區和示范校創建工作。教育部也將遴選確定部分地區為全國研學旅行實驗區,積極宣傳研學旅行的典型經驗。要求各地創新宣傳內容和形式,向家長宣傳研學旅行的重要意義,為研學旅行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