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主題樂園的數量和建設速度在國內有了明顯的增長。在過往,人們單純地追求機械設備所帶來的刺激感,現在的人們更多是追求身體與精神上的樂趣體驗,主題樂園成為了越來越多人游玩消費的首要選擇。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盈利問題依然是擺在很多主題樂園面前的一個棘手問題,據好奇心日報報道,全國共有 2,800 多個大大小小的主題樂園式旅游景點,但是其中的 90% 都不賺錢。
與此同時,這也使得主題樂園每三年更新 30% 游樂設施和內容的要求難以實現。長此以往,這又導致了主題樂園死氣沉沉、設施老舊的狀況。如此反復,則又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對主題樂園的正常業態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誤區:主題公園≠成功的IP樂園
1、同質化嚴重
據調查,國內2,500個主題公園中40%都是器械類樂園,成功項目的示范效應過大,許多項目追求短平快而盲目山寨和粗制濫造,缺乏獨家特色和品牌IP主題樂園規劃設計,形成大量模式和內容大同小異的項目,陷入沒有差異化就只能打價格戰的死循環。
2、錯誤理解IP主題
部分經營者以為IP僅僅是一個形象代表,將設備的外觀設計替換一下風格就算是IP主題樂園,這種做法只是換湯不換藥,樂園性質并沒有改變。
3、認為運營不重要
樂園活動策劃是利潤生成的關鍵職位,需要協調玩家、產品之間的關系。玩家是否買賬關系活動效果的好壞。活動策劃的職責是設計活動(線上線下)、統計分析活動效果并作出反饋。處理樂園運營過程中的例行事務與突發事件,例如制定計劃并通知渠道與運維,這才是樂園經驗的持續之道。
建議:合理運用IP主題
1、特色化服務
IP主題樂園不僅僅是對設備換個包裝外觀,更需要注重顧客的游樂體驗和心態,將IP特色真正融入到樂園中。例如舉辦舞臺劇、動漫人物見面會活動,由IP角色人物帶領小朋友唱歌跳舞,參加互動游戲、有獎競答、幸運抽獎,還可以進行一些私人訂制生日派對、大型節日主題等定制的派對服務,總之要讓IP角色人物參與到各項活動中。
2、細分市場,具有針對性
針對消費人群的年齡段,對游樂設備進行創新研發。例如消費人群大多數是3到6歲,此時孩子處于“認知分辨階段”,彩色沙雕能讓孩子更好地分辨顏色,還有利于培訓孩子的美術創造能力。7到10歲的孩子思想相比較于低齡兒童有更好的發育,該年齡段的孩子會幻想自己是超級英雄主題樂園規劃設計,所以探險收集類的游樂設施非常適合他們,更能讓孩子們用不同的視野接觸這個世界。
IP樂園的建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運營者深耕IP產業,傾力打造優秀的IP形象,讓自己的IP代言角色深入人心,這樣才能最大化賦能,打造出專屬于自己的IP樂園。
總結:注重主題樂園規劃設計
主題樂園的規劃內涵,不僅僅是指對主題樂園的空間組織,更是對游客體驗行為的優化、對主題故事的串聯。有別于通常意義的城市空間規劃內涵,主題樂園的規劃更是主題故事的講述者。同時,主題樂園作為城市公共空間中的重要場所,地形條件對其影響巨大。在用地條件受到限制,甚至不利條件的情況下,做好規劃設計,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