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市場擁有龐大的市場基數、研學旅行被納入素質教育均說明研學旅行市場潛力大、未來可期。研學旅行的開展離不開研學旅游目的地的承載,隨著研學旅行教育內容的細分,研學旅行項目層出不窮、百花齊放。目前研學旅行發展“跨界融合”成主流趨勢,現有研學基地與戶外拓展、自然教育、綜合實踐、田園體驗、愛國主義教育等品類相結合,構成研學市場重要產品體系。
作為研學旅行基地,要提高客群的參與度和加強體驗感,開發雙向互動式研學產品,呈現更深度的目的地研學內容,以下六個層面的思考至關重要:
1.主推“跨界融合”研學產品開發
隨著未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學校、培訓機構、旅行社以及基地、營地單位、研學旅行服務機構將會逐步實現跨界融合,研學市場的分散度會再次降低,行業集中性會不斷加強。根據創意游方法—“高效文旅做認知”,旅游基地在開發研學產品的過程就是在市場上做新認知戶外樂園規劃,私知公認,私知產品化,利用創意“跨界融合”引爆,打造私知研學產品品牌,搶占客群心智。
“跨界融合”研學產品研究
2.科學設計研學課程
2017年5月,經國家旅游局批準的《研學旅行服務規范》行業標準正式實施,標準提出:在研學旅行產品設計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學段特點和教育目標開發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的研學產品。這表明未來研學課程發展的方向,在內容上會更加傾向于課題的開發和研究,不僅只限于中小學生,還會延伸到全年齡段,實現市場的進一步細分。產品設計可以從源頭上入手,契合用戶認知,具體做法可以是聯合教育、旅游相關部門和當地居民開展研學課程設計活動,根據地方特色中小學各年級的學情特點,設計出不同主題、不同時長、針對性強,質量高、特色強的研學課程。
3.優化研學供給體系
研學旅行活動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活動,需要加強自身配套設施的升級,確保在配套服務方面滿足不同數量和不同群體的研學需要;也要加強自身網絡宣傳平臺的搭建,與社會信息化發展需求接軌。
4.加強研學導師隊伍建設
研學導師是教育和旅游行業融合所形成的產物;研學旅行基地必須把好導師關,研學導師的質量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課程實施的質量。因此要加強對帶隊導師的資格考評和監督,有針對性的開展專業的導師培訓活動,建設自身的研學導師隊伍,確保能夠提供優質的研學服務。
5.注重品質學游兼顧
研學旅行要避免“只旅不學”和“只學不旅”的情況,要規范課程的教學,合理設計好學生動手體驗和思考提升環節,真正做到旅和學的有機結合。學校或旅行社在組織旅游產品時一定要把握好“學”的嚴肅性和“游”的休閑性,達到學游兼得的效果。建議由教育管理部門和旅游管理部門聯合完善研學游相關規范,以行業標準規范研學游的實施要點、操作流程、質量控制等事項,推動研學游的健康化、標準化發展。
6.建立研學旅行基地科學評價標準
研學旅行基地要通過建立自身科學的研學評價標準和搭建意見反饋平臺來獲悉研學用戶的真實感受,通過強化監督和評價,確保研學旅行基地的水平和研學活動的質量。
未來研學產品的“跨界融合”是主流,科學研學課程是形成市場新認知的重中之重,研學供給體系完善是滿足不同研學群體需求的必要性因素,品質化研學導師隊伍是保證研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品質學游兼顧是研學旅行發展必由之路,研學基地科學評價標準的建立是形成品牌認知的重要性因素。